开放数据中国
报告/Report案例/Use Cases
  • 开放数据中国
  • Blogs
    • 域外学道:我们从ODI-MS 朋友圈中学到的数据联合创新体的构建 What We learned from ODI-MS PLN
    • [回顾] 普通人的数字权利指北 第 1 期: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和”被流动“的个人数据
    • 【工作坊报名】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和“被流动”的个人数据
    • 数据流通机制探索(一):玩转数据生态画布
    • 高丰:企业如何用好公共数据开放政策
    • 破局数据要素流通,我们入伙了这个微软和 ODI 牵头的「开放数据」朋友圈
    • 高丰:AI时代「开放」数据的三大范式变化
    • 国际数据信托工作组(DTEG)正式成立! 开放数据中国受邀加入
    • 「公平透明、动态渐进」——建言《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草案》
    • 盘点2018年「中国开放数据」的那些事
    • [声音] 上海开放数据进行时
    • 预告 | 开放数据创新营
    • [看对岸]罗佩琪:從 g0v 到 gov -- 潛入衛福部 400 天
    • [看对岸] 台湾行政院长張善政的开放数据垦荒之旅
    • 共治共创视角下的开放数据发展:趋势、挑战和反思
    • [报名] Design SODA:开放什么数据由你说了算
    • 回顾:2015开放数据项目盘点
    • 【快讯】台湾击败英国,夺2015年开放数据指数首名
    • 政府开放了多少数据?2015中国开放政府数据“探显镜”发布
    • 高丰:对于开放环境数据的一些思考
    • [预报名]OpenDataSalon#1: Datacanvas 开放环境数据可视化黑客松
    • [看对岸,以为鉴]1.16台湾行政院开放数据研讨(一)
    • 高丰:为什么开放数据对你的生活很重要?
    • [报名]周六开放数据可视化工作坊@同济
    • 开放数据指数'14:英国继续领导世界开放数据运动,台湾成亚洲数据最开放地区
    • 谁来为开放数据买单
    • [报名] 10月20日晚7点复旦大学「开放数据在商业中的启航」公众演讲
    • 拥抱开放数据机遇的商业模式
    • 费城的开放数据项目
    • G8 开放数据宪章行动计划:默认数据开放,但你可能必须付费使用
    • 我们能从八国集团(G8)开放数据宪章行动计划中学到什么
    • 美国数字问责与透明度(DATA)法案有多独特?
    • 取经台湾: SmartGov “政府开窍” 会议 (下)
    • 取经台湾: SmartGov “政府开窍” 会议 (上)
    • 利用信息公开日志指导数据开放
    • 开放数据对经济的影响——来自GovLab的精选文章
    • 演讲分享:开放数据500
    • 演讲分享:开放数据助力经济发展
    • OKFestival2014: 开放数据全球发展快报
    • 开放数据在墨西哥:42天开放100个数据集
    • 走近英国开放数据系列挑战赛之二
    • 走近英国开放数据系列挑战赛之一
    • 政府对开放数据风险的错误解读
    • 惨淡收场的英格兰 Care.data 项目:走向歧路的政府开放数据
    • 看 GitLaw 如何将法国立法过程变为开放数据
    • 光有开放数据是不够的
    • 如何吸引开放数据用户
    • 新来者对开放数据与开放政府的看法
    • 先要开放哪些数据?对开放数据项目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考
    • 解读开放数据工程中的许可协议
    • 让信息公开更像开放数据
    • 开放数据与G20:开放的商业机遇
    • 开放的商业潜能之开放国际贸易数据
    • 10家基于开放医疗数据的企业
    • 浅谈OGP中的开放政府
    • 超链接与希望——Data.gov已上线五年
    • 开放数据——价值2300亿美金的节能革命
    • 开放数据商业在新兴市场的崛起
    • 黑暗中的数据:开放数据目录的重要性
    • 数据共享并非数据开放
    • 公开存取 vs.开放存取
    • 高丰: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公开数据!
    • Climate Corp: 开放数据应对气候变化
    • Mastodon C:为英国医保服务节省2亿镑
    • Zillow:开放数据改变房地产行业
    • 麦肯锡报告:政府如何释放开放数据经济潜能
    • 面对开放数据革命,企业何时才会警醒
    • 开放数据赋予南高加索地区公民社会新生命
    • 为什么要开放数据——来自巴基斯坦的答案
    • 缺失的一环:如何吸引私人企业成为开放政府合作伙伴
    • 开放私人企业:开放数据的下一个前沿阵地
    • 开放数据基金正当时
    • 没有开放数据?不是问题!5种发展中国家创业者激发开放数据创新的方法
  • Our Work
    • Data Governance
    • Digital Rights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 致媒体:
  • 评论:从开放数据指数看世界开放数据的趋势,以及中国开放数据
  • 何为开放数据?
  • 开放数据指数
  • 中国开放数据
  • 官方媒体通稿
  • 开放数据指数2014显示全球各国和地区政府开放关键数据集的进展缓慢
  • 媒体指南

这有帮助吗?

  1. Blogs

开放数据指数'14:英国继续领导世界开放数据运动,台湾成亚洲数据最开放地区

上一页[报名]周六开放数据可视化工作坊@同济下一页谁来为开放数据买单

最后更新于4年前

这有帮助吗?

致媒体:

欢迎媒体对开放数据指数进行报道,本篇内容包含三部分:

1. 由开放数据中国高丰所写的评论

2. 开放知识基金会发布的媒体通稿中文版(高丰 译)

3. 开放数据指数媒体指南。若媒体有任何问题欢迎微博@开放数据中国,或来信 info@oopendatachina.com

授权:本文内容授权于CC-BY 国际4.0协议下,请任何转载者在显著位置注明本文原文作者及开放数据中国(opendatachina.com)。

评论:从开放数据指数看世界开放数据的趋势,以及中国开放数据

何为开放数据?

开放数据运动自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已经席卷了全球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如肯尼亚、哥伦比亚都已经在努力开放政府乃至企业的数据来实现数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所谓开放数据,其指的是可以通过公共渠道免费访问获得的,不受版权、知识产权都限制而可以自由使用、价值、重发布的数据。按照英国开放知识基金会的「开放知识定义」,开放数据可以简单概括成五个点:1)电子化可下载 2)免费且公开可获得 3)开放格式且机器可读(即需要csv这样机器可自动处理的数据格式,而非PDF)4)开放授权,即任何人为了任何目的可以自由使用、价值和重发布开放的数据。

既然开放数据在国际上如此流行,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哪个国家在开放数据上做的更好呢?开放数据指数(index.okfn.org)就能给出一个答案。

开放数据指数

开放数据指数(index.okfn.org)是一项由英国开放知识基金会组织的,通过社区众包方式并结合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展开的关于世界各国家与地区10个关键数据集开放性的调研项目。对于每个国家或地区,开放数据指数考察了其是否将10个关键数据集,比如国家1:25万地图数据、国家公共交通时刻表数据、国家项目级支出数据等,发布在了电子化、免费、机器可读、开放授权的条件下。开放数据指数的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关键数据集设立下数据的采集和发布标准,推动各国家地区能够采用此标准开放数据,从而使得社会组织、企业等能够真正挖掘出这些数据的潜能。

自2013年发布了第一期开放数据指数以来,开放数据指数已经被不同国家政府(例如俄罗斯)采用作为考评开放数据项目绩效的KPI。 开放数据指数所设定的数据发布标准也成为了各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用于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发布、开放的重要工具。

在2014年,开放数据指数的调研涵盖了更多的国家,从2013年的70个国家增长至了97个国家,包含了大量之前未曾调研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这当中不乏令人惊喜的结果,比如哥伦比亚第一次参加评议就一鸣惊人,排至第12位。

较之13年的结果,法国是当之无愧进步最大的国家。其在2013年的评选中仅排名至12位,而经过一年的努力,先是建立和社会组织的对话机制,再到今年年中作为设立欧洲第一个国家首席数据官,其最终在2014年的评议中升至第3位。同样令人瞩目的进步也在亚洲发生,台湾地区在2013年的评议中仅为36位,而在2014年台湾地区已经升至11位,这一成绩与台湾政府本身对开放数据的重视,开放数据联盟对产业的推动,以及民间团体例如codefortomorrow,g0v等积极开展民间-政府对话与协作等密不可分。

然则,即使有诸多进步,但宏观来看,世界各国和地区仍待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关键数据集。目前统计所有970个被检视的数据集,仅有11%是真正开放的,这条开放数据的道路还有诸多需要破除的绊脚石。

中国开放数据

对于中国而言,中央政府至今还未推出相应的开放数据政策,而与开放数据相关联的数据所有权界定、数据授权、个人隐私保护法等议题也都尚在讨论中。较之2013年,中国在10个关键数据集的开放上并未有进步,也因此当大量新国家加入开放数据指数,以及若干国家有了大幅进步以后,中国的排名从2013年的36名下滑至了57名。

而细致的来看10个关键数据集的开放情况,中国目前公开可访问到的有7项(除了1:25万国家地图数据,全民普选数据,国家项目级支出数据),而集中的问题在于,这些数据仅为公开,却尚未达到开放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数据常常不能下载且只能通过网页或者网络应用来访问,且数据往往受版权保护而无开放授权。比如,国家公共交通时刻表考察了中国国家运营的铁路时刻表,这一项数据目前官方发布渠道中,仅在12306网站提供了时刻查询系统,但无法直接下载相应的数据,这就决定了该项数据只能算是公开而非开放,故而只有45%的开放性。同样,环境数据例如Pm2.5数据虽然大量公开,但都仅提供在网页格式下,无法直接下载数据,也无法访问到历史数据,故而也不能算作开放。

而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1:25万国家地图数据,其因为目前对于电子地图的保密规定是不公开的(可参考http://bkb.ynet.com/3.1/1104/04/5851254.html 以及 《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而纵观97个国家地区,目前仅32个国家地区不提供公开的1:25万国家地图,这也不禁让人思考是否保密过严了?

当然,中国国家层面虽然进展不大,但是中国各地方省市区各级政府都在逐步实验开放政府数据,比如上海的开放数据平台就在2012年上线,且根据其2014年工作计划,上海将在之后发布更多有价值的数据集,例如医院空床位数量,急诊人数,公路实时交通信息等。

而佛山市的南海区也走在开放数据的前列,在今年设立了数据统筹局之后69天内便上线了他们的「数说南海」平台,且设立了数据治理委员会专门破除数据开放的官僚阻碍,还将在之后和社会组织、企业进一步互动,加强数据的利用和开发。

官方媒体通稿

开放数据指数2014显示全球各国和地区政府开放关键数据集的进展缓慢

开放知识基金会发布的开放数据指数追踪全球各国开放数据的状态

开放知识基金会今日发布了其2014年度的开放数据指数。这项调查显示,虽然全球各国开放数据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多数政府仍旧未能将关键的信息提供在市民和企业可访问的格式下。

开放知识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 Rufus Pollock 评论道:

开放政府数据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建设,政府公信力的增强,创新产业的发展。它使得市民得以了解并施行他们的权利,并为社会各界带来益处:无论是交通领域,还是教育领域,又或是医疗领域。在过去几年里,虽然政府对开放数据的支持日益增长,但开放数据指数却显示真正的进展却远低于预期。

开放数据指数通过评估各国10个关键数据集,例如政府项目级支出数据、国家公共交通时刻表、环境污染指数等的可获取性和可访问性来进行国家级开放数据项目绩效排序。

2014年,英国再摘开放数据指数的桂冠,总体开放性达到了96%,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丹麦以及去年排名才12位而今年已到第3位的法国。第4位的是芬兰,而第5位则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享。今年的指数结果里最令人振奋的有去年排名27而今年进步到第10位的印度,以及共同占据第12位的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和乌拉圭。

塞拉利昂,马里共和国,海地以及几内亚在今年的开放数据指数中垫底,但需要指出的,还有更多比这些政府在数据开放性上更糟糕的,这里没有包含他们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以供评估以及当地没有足够的志愿者来完成相应的评估。

整体而言,虽然开放的关键数据集整体数量有所上升(从87到104),但开放数据集占整体的比例仍旧很低,仅为11%。

即使对于那些在开放数据项目上的领头国家,也有大量的提升空间:比如对于美国和德国,他们就没有提供整合的、开放的企业注册数据库。而政府项目级支出的数据开放性也让人大失所望,大多数国家要么完全没有提供此类信息,又或者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在97个国家中,仅有英国和希腊两个国家提供了完全开放的政府项目级支出数据。在目前各国经济增长仍旧缓慢甚至艰巨的时期,提供市民和企业免费开放的数据意味着我们能够更高效的开源节流,以及提高政府效能。

Pollock 说道:

为了真正实现开放数据的价值,政府不应仅仅将数据表格放到网上,而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些数据应当能够被人轻易找到和理解,也应当能够被自由、免费使用、加值、重发布,而不限制其身份、地点和目的。

媒体指南

开放数据指数网址 : http://index.okfn.org/

开放数据指数信息图 :http://index.okfn.org/static/images/press/2014/OpenDataIceberg-mandarin.png

  • 开放数据指数是一项由开放知识基金会组织,联合全球专家和贡献者一同完成的研究项目。在项目过程中,社会大众、社会组织、开放数据专家共同协作评估各国关键数据集的可获得性和可访问性。他们贡献的评估结果都经过了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各国的最终得分都基于这些数据。

  • 开放数据指数提供了一项独立的、针对各国关键性数据集开放性的评估,它涉及:国家级公共交通时刻表,国家预算数据,国家项目级支出数据,选举结果数据,企业注册数据,国家1:25万或更高请地图数据,国家统计数据,国家司法数据,国家邮政编码数据,国家环境污染物数据。关于这些数据集的更多信息,可以访问 http://index.okfn.org/dataset/

  • 开放数据指数2014共包括97个国家和地区:英国,丹麦,法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德国,美国,印度,台湾,哥伦比亚,捷克共和国,瑞典,乌拉圭,冰岛,荷兰,罗马尼亚,智利,日本,马恩岛,奥地利,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巴西,斯洛文尼亚,韩国,墨西哥,土耳其,科索沃,马耳他,西班牙,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匈牙利,爱尔兰,南非,葡萄牙,以色列,巴基斯坦,巴拉圭,厄瓜多尔,摩尔多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牙买加,俄罗斯,阿根廷,波兰,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比利时,哥斯达黎加,希腊,香港,中国大陆,萨尔瓦多,布基纳法索,泰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斯洛伐克,孟加拉国,百慕大群岛,尼泊尔,塞内加尔,新加坡,突尼斯,危地马拉,立陶宛,菲律宾,美属维尔京群岛,尼日利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柬埔寨,科特迪瓦,埃及,摩洛哥,巴拿马,戛纳,津巴布韦,喀麦隆,肯尼亚,黎巴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塞浦路斯,莱索托,坦桑尼亚,贝宁,阿曼,塞拉利昂,马里共和国,海地以及几内亚

  • 一些地区和国家开放数据指数相关的故事可见:http://index.okfn.org/stories/

  • 开放数据指数中涵盖的地方不单包括正式的国家,也包含部分地区,因为他们有相对独立的政府系统在提供数据。因此开放数据指数2014排序的是“地方”而不是“国家”

  • 开放数据指的是可以被自由免费使用、加值、重发布而对身份、地点、目的不加以限制的数据。真正的开放数据从技术和法律两个角度定义了一系列特性确保任何人都能有权利自由使用这些数据,而开放数据指数正是基于此对关键数据集进行评估。“开放知识定义“提供了何为”开放“的定义,详情见http://opendefinition.org/od/1.1/zh/

  • 成立于2004年的开放知识基金会(现已更名为”开放知识“)是一个由全球支持开放知识的人员组成的网络,其提倡知识开放,并通过技术和培训来释放更多的数据,并将他们转化为洞见带来转变。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利用开放知识来改善社会。

  • 访问http://okfn.org/了解更多关于开放知识基金会的信息以及它的主要项目例如数据学院http://SchoolOfData.org/ 和开放支出http://OpenSpending.org/.。

  • 访问http://okfncn.org来了解开放知识基金会中国的信息,访问http://opendatachina.com 来了解由开放知识基金会中国参与发起的”开放数据中国“。更多详情可微博联系@开放数据中国,或邮件info@opendata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