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中国
报告/Report案例/Use Cases
  • 开放数据中国
  • Blogs
    • 域外学道:我们从ODI-MS 朋友圈中学到的数据联合创新体的构建 What We learned from ODI-MS PLN
    • [回顾] 普通人的数字权利指北 第 1 期: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和”被流动“的个人数据
    • 【工作坊报名】 我们身边的算法决策和“被流动”的个人数据
    • 数据流通机制探索(一):玩转数据生态画布
    • 高丰:企业如何用好公共数据开放政策
    • 破局数据要素流通,我们入伙了这个微软和 ODI 牵头的「开放数据」朋友圈
    • 高丰:AI时代「开放」数据的三大范式变化
    • 国际数据信托工作组(DTEG)正式成立! 开放数据中国受邀加入
    • 「公平透明、动态渐进」——建言《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草案》
    • 盘点2018年「中国开放数据」的那些事
    • [声音] 上海开放数据进行时
    • 预告 | 开放数据创新营
    • [看对岸]罗佩琪:從 g0v 到 gov -- 潛入衛福部 400 天
    • [看对岸] 台湾行政院长張善政的开放数据垦荒之旅
    • 共治共创视角下的开放数据发展:趋势、挑战和反思
    • [报名] Design SODA:开放什么数据由你说了算
    • 回顾:2015开放数据项目盘点
    • 【快讯】台湾击败英国,夺2015年开放数据指数首名
    • 政府开放了多少数据?2015中国开放政府数据“探显镜”发布
    • 高丰:对于开放环境数据的一些思考
    • [预报名]OpenDataSalon#1: Datacanvas 开放环境数据可视化黑客松
    • [看对岸,以为鉴]1.16台湾行政院开放数据研讨(一)
    • 高丰:为什么开放数据对你的生活很重要?
    • [报名]周六开放数据可视化工作坊@同济
    • 开放数据指数'14:英国继续领导世界开放数据运动,台湾成亚洲数据最开放地区
    • 谁来为开放数据买单
    • [报名] 10月20日晚7点复旦大学「开放数据在商业中的启航」公众演讲
    • 拥抱开放数据机遇的商业模式
    • 费城的开放数据项目
    • G8 开放数据宪章行动计划:默认数据开放,但你可能必须付费使用
    • 我们能从八国集团(G8)开放数据宪章行动计划中学到什么
    • 美国数字问责与透明度(DATA)法案有多独特?
    • 取经台湾: SmartGov “政府开窍” 会议 (下)
    • 取经台湾: SmartGov “政府开窍” 会议 (上)
    • 利用信息公开日志指导数据开放
    • 开放数据对经济的影响——来自GovLab的精选文章
    • 演讲分享:开放数据500
    • 演讲分享:开放数据助力经济发展
    • OKFestival2014: 开放数据全球发展快报
    • 开放数据在墨西哥:42天开放100个数据集
    • 走近英国开放数据系列挑战赛之二
    • 走近英国开放数据系列挑战赛之一
    • 政府对开放数据风险的错误解读
    • 惨淡收场的英格兰 Care.data 项目:走向歧路的政府开放数据
    • 看 GitLaw 如何将法国立法过程变为开放数据
    • 光有开放数据是不够的
    • 如何吸引开放数据用户
    • 新来者对开放数据与开放政府的看法
    • 先要开放哪些数据?对开放数据项目中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思考
    • 解读开放数据工程中的许可协议
    • 让信息公开更像开放数据
    • 开放数据与G20:开放的商业机遇
    • 开放的商业潜能之开放国际贸易数据
    • 10家基于开放医疗数据的企业
    • 浅谈OGP中的开放政府
    • 超链接与希望——Data.gov已上线五年
    • 开放数据——价值2300亿美金的节能革命
    • 开放数据商业在新兴市场的崛起
    • 黑暗中的数据:开放数据目录的重要性
    • 数据共享并非数据开放
    • 公开存取 vs.开放存取
    • 高丰: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公开数据!
    • Climate Corp: 开放数据应对气候变化
    • Mastodon C:为英国医保服务节省2亿镑
    • Zillow:开放数据改变房地产行业
    • 麦肯锡报告:政府如何释放开放数据经济潜能
    • 面对开放数据革命,企业何时才会警醒
    • 开放数据赋予南高加索地区公民社会新生命
    • 为什么要开放数据——来自巴基斯坦的答案
    • 缺失的一环:如何吸引私人企业成为开放政府合作伙伴
    • 开放私人企业:开放数据的下一个前沿阵地
    • 开放数据基金正当时
    • 没有开放数据?不是问题!5种发展中国家创业者激发开放数据创新的方法
  • Our Work
    • Data Governance
    • Digital Rights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Blogs

Climate Corp: 开放数据应对气候变化

此处译文原文来自于OpenDataNow网站,原作者 Joel Gurin,本文译者王海涛

当人们谈到来自政府的开放数据的价值时,通常他们会援引(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气候数据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这些数据,我们才会拥有电视天气频道、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和众多基于天气的企业。但是,其中最令人欣喜的可能就是设立于旧金山的Climate Corporation,这也是推广政府开放数据金子招牌之一。

以WeatherBill的名义,Climate Corporation成立于2006年,主要是向外界推销一种更好的“天气保险”。然而,它已经成长为能够帮助全世界的农民应对气候变化、扩大农作物面积的企业,并且已经成为代表崭新的绿色革命的一份子。

考虑到奥巴马总统关于新的发展计划的演讲,Climate Corporation的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可以说是极为相关的。我们都知道,目前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来削减碳的排放,我们将仍然需要解决目前已经不可逆的气候变化的问题。而Climate Corporation 的工作可能恰恰就是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最近,我与Climate Corporation的CEO David Friedberg先生进行了交流,这里是我们之间的谈话的录音。在录音中你会听到一系列的机构的简称,例如公共用地单位(CLU,Common Land Unit)、风险管理局(RMA,Risk Management Agency)、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农业服务局(FSA,Farm Service Agency)、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美国地址勘探局(USGS,U.S. Geological Survey)和土壤调查地理数据库(SSURGO, Soil Survey Geographic Database)。

在我更加详细的采访中,可以看到该公司的发展历程相当传奇。就像David Friedberg所讲的那样,这个公司早期建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着眼于气候将会影响大量的经营利润这一问题之上。“滑雪场会因为没有足够的雪而关闭,高尔夫课程会因为下雨而停课,市政府会因为雪太大了而不得不派人去清扫城市,还有即使是在角落里卖柠檬水的小摊也会因为蒙蒙细雨而不得不收摊。气候变化会对这些各种商业贸易产生广阔而深远的影响。这里就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我们可以模拟仿真气候的变化,我们就能让市场产生一种灵活的保险业务,当某些特定的气候事件引起经济损失时,这种保险业务会自动对这些商业贸易进行赔付。”

这对Climate Corporation 和其担保的贸易其实是一项双赢的举措。而对于传统的保险业务来说,企业必须证明,经营中有损失但这部分损失企业并没有拿到。但是,你如何能确定那些因为滑雪场雪的厚度不足而没去滑雪的人的数量呢?因而,另一种保险业务可能更好更简单,这种业务会根据每隔一段时间雪减少的厚度来支付一定数量的赔偿金。Climate Corporation计划通过分析超大规模的美国政府的气候数据,以最好方式预测气候变化模式,据此来规定其保险条款。

Friedberg告诉我,“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发现这个模型应用最好的市场就是农业,因为天气可能是收入的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你可能最终一无所有。即使是轻微的气候变化,也可能引起收益的断崖式锐减,而且这些农民在联邦农作物计划中投保额远远低于实际价值。”

随着Climate Corporation 开始受到农民的关注,该公司亟需更多更精确的数据。他们开始是利用来自全美200个气候观测站的数据,然后扩大到了2000个。但是,这仍然不够,因为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最近的气候观测站可能离他30英里远。通过利用政府的由多普勒雷达采集的数据,该公司可以测量到一天中在给定农民田里面的降雨量,精度几乎可以达到0.01英寸。同时,Climate Corporation也拿到了来自USGS的基于地表土壤调查和卫星遥测图像的地形与土壤类型地图,这些地图给出了精度为边长为10m的网格精确图像(在农村大约是一个庭院大小的分辨率)。

“10年以前,当前他们做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Friedberg提到。但是,现在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他说,“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能够对你所拥有的田地做出比你本人更有效的评估。我们也可以看到,卫星成像技术将会更加完善、精确。这样的话,有些成本就几乎可以忽略:你可以免费获取这些数据并且对他们进行处理。现在,我可以利用农民田地的红外图像,并且准确评估他的庄稼的栽种日期以及当前庄稼的成长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Friedberg和他的合作者认识到,他们并不仅仅是在卖保险——他们正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改善农业的工作。他们持续改善他们的模型,为农作物产量补充数据,也将气候条件更加精确地应用到农业产量上。该公司也已经开发了一项新的服务——Climate.com,这项服务对投保客户是免费的,而对其他人是收费。Friedberg提到,“每天,我们会告诉你,哪些田你可以去劳作,哪些田现在应该灌溉或者喷药及播种了,哪些田你应该施肥,哪里应该再等几天才能播种。”他们的目标是帮助农民收入增长20%~30%,而在农业这一比较脆弱的产业中这项增长相当可观的。

最后,当前由于气候变化与农业极大相关性,通过改变农民种植的庄稼或者改变他们种植方式及时令,Climate Corporation能帮助农民预测及应对气候变化。就像他们的网站上简单明了地写的那样,“Climate Corporation的使命就是帮助全世界的人民和企业来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

他们的工作也许会成为一次崭新的全球绿色革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的卫星数据也不会仅限于其国内——他们能延伸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Climate Corporation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应用其成果的途径,可能最开始与澳大利亚合作,因为它拥有本国自己的相关数据。

发源于保险销售,延伸至改变世界,开放数据的力量从未如此清晰。

附:2013年10月2日,Monsanto宣布以约10亿美元收购Climate Corporation,详细报道请转BloombergBusinessweek,TechCrunch和GigaOm。

上一页高丰: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公开数据!下一页Mastodon C:为英国医保服务节省2亿镑

最后更新于4年前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