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中国开放数据」的那些事

2018年中国数据开放的进程往前迈了一大步,无论是国家层级还是地方层级,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值此年底之际,我们一起来系统回顾18年值得说道的那些「开放数据」大事。

5省市试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

2018年1月,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贵州5省份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

《方案》要求,针对当前开放工作中平台缺乏统一、数据缺乏应用、管理缺乏规范、安全缺乏保障等主要难点,在建立统一开放平台、明确开放范围、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利用、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和加强安全保障6方面开展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逐步在全国范围加以推广。

国内首个地级市一体化平台——贵阳

贵阳市于2018年4月正式上线了3.0版本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其是国内首个市、区两级政府一体化数据开放平台,在国内率先提供网页智能引导机器人、固定链接(RDF)、全量目录下载、自定义场景等功能。

科学数据共享开放成为新常态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科学数据将以“开放为常态,不开放为例外”为原则,促进共享开放,要求管理部门应编订数据开放资源目录,原则上对公益性事业及公益性科学研究无偿提供,确需收费的应按照非营利原则;对于因经营性活动需要使用科学数据的通过协商约定。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2018)发布

在2018贵阳数博会上,复旦大学联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信息中心数字中国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暨“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上海市和贵阳市分别在省级和地市级(含副省级)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一。

上海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出台

2018年9月26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这是国内首个明确界定公共数据:包含政府数据及提供城市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的管理办法,并针对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聚焦集中统一管理,对数据采集、整合、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等作出全面规范。办法提出了不开放、有条件开放和无条件开放三类开放分类,并要求各公共数据的管理机构对数据予以编目,制定开放清单。

开放数据晴雨表领袖版发布

2018年9月,万维网基金会发布了《开放数据晴雨表(领袖版)》,该版评估报告针对 G20国家予以开放数据准备度、开放度以及影响力的评估。中国处于第三梯队(发展阶段),但与2013年首版评测已上涨15分,增长幅度位列第三梯队的第二名,证明中国整体开放数据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进步和成绩。

国际企业家呼吁更多数据的开放

2018年10月28日,上海市召开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ENGIE集团荣誉主席热拉尔·梅斯特雷在会上建议,建立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数据系统,将非秘密的政府数据以一种通用格式让所有公众可以方便地使用。开放数据格式,可以让政府的信息能够被分析、重新组合,并且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展示。如果上海建立起开放数据政策,加速开放数据,将有助于企业界更快速地运用大数据。

公共数据开放立法启动

2018年12月11日下午,《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启动会举行。该办法将于2019年6月底前正式发布,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成为全国数据开放立法的“上海样板”,使开放数据成为上海扩大开放的一张新名片。

微观统计数据首度开放

2018年12月17日,国家统计局揭牌微观数据实验室,首度开放包括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住户收支调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年度调查等六大类微观数据。通过微观数据实验室渠道,这些数据将面向列入/申请加入白名单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予以开放使用权限。

商标数据库开放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商标局正式开放上表数据库,任何中国商标网的正式注册用户均可免费下载获取约3500万件商标的基本信息。

2019,让我们期待更开放的数据环境!

最后更新于